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

【聚焦.愛!】


聚焦.愛!】三:3Y9M8D╱川:1Y6M13D

孩子出生時,醫生雖然剪斷了孩子和母親連結的臍帶,但從那一刻開始,父母開始用各式各樣的關愛,打造一條連結孩子的隱形的臍帶,讓父母與孩子緊緊相連,而隱形臍帶裡,充盈著的是滿滿的愛。

但,重點是,為人父母,究竟是用什麼樣的教育行為來權充「愛」。父母的每一言行舉止,甚至行為模式,在在都是影響著孩子與父母的應對關係,甚至,影響著孩子對父母愛的認知。

一位母親與我談起她的先生對孩子的教育讓她非常頭疼,因為每次孩子有什麼不良的習慣或表現,先生就只有指責,不只指責孩子,也指責她這個做太太的太寵孩子了,沒有把孩子教好。

我問這位母親,先生對孩子的要求或期望是什麼?母親笑了笑說,她先生其實對自己和對孩子是兩套標準,先生都要求孩子吃飯不能看電視,但自己卻端著飯碗一邊吃飯一邊大剌剌的看電視,毫不避諱。還有,先生說孩子不能玩電腦遊戲,一來要認真讀書,二來怕孩子眼睛近視,但是當孩子在書房讀書的時候,先生雖然在一旁陪讀,但事實上卻在玩線上遊戲。

我點點頭,這確實是許多父母會出現的教養雙重標準。

我問母親,那你自己對孩子的相處怎麼樣?

母親爽朗的說,和孩子相處沒問題,就是這孩子脾氣太壞,很愛亂發脾氣,可能跟他爸爸學的。

我又點點頭,回頭看著那孩子。那孩子將近四歲,母親與我說話的時候,他顯露出不耐煩的模樣,偶爾橫衝直撞,偶爾拉著母親的衣角,要母親快點和他回家。

就在一個不經意的轉角,孩子手滑,沒拉好母親的衣角,自己摔倒了。

母親回頭看了看,說了句:「活該!走路也不好好走,東拉西扯的,難怪會摔倒!」

孩子從地上爬起來,第一時間的反應不是哭,而是憤怒的上前捶打他的母親,並指責母親:「都是你害我跌倒的,是你,是你。」

孩子有這樣的反應,我一點也不意外,因為孩子跌倒時,母親為了讓孩子記取教訓,釋出的不是關心,而是諷刺,母親希望用諷刺來達到讓孩子深刻記住吧。

這樣的行為模式,很常出現在親子教養的應對中,但只要有經驗的父母就知道,孩子記住的是父母嘲笑、不理性的反應,而不是記取事件本身(摔倒)的教訓。

我很好奇這位母親會做怎麼回應孩子,怎麼處理憤怒中的孩子。

只見母親皺著眉頭,用手指著孩子說:「你為什麼打我,是你自己沒站好跌倒,你怪我做什麼,你再打我小心我揍你!」

孩子一聽,情緒不降反升,脹紅著臉,鼓著腮幫子,憤怒的又搥打了母親幾下,大聲說:「就是你,就是你害我的。」

母親喝斥:「你想被打是不是,你再打我試試看。」

孩子聽了母親的話,還是氣呼呼的揍了母親一下。

上了車,母親要孩子對剛剛動手打人的行為道歉,但孩子堅持不肯,而且依舊堅持是母親的錯,兩人僵持不下,不管是母親還是孩子,情緒一直都處在高張的狀態,兩人互不相讓。

其實不管是母親還是孩子,焦點早已轉移,本來應該聚焦在「孩子不好好走路跌倒這件事情」,但最後的焦點,卻演變成「孩子沒有好好道歉」這件事。

這讓我想起夫妻之間,常出現的爭執有點雷同,譬如太太覺得先生交際應酬,經常晚歸,讓一個人在家空等的太太覺得很寂寞,渴望丈夫能陪伴。但太太一面對晚歸的丈夫,往往捨棄自己原始的渴望(渴望丈夫陪伴),總是用指責:「怎麼這麼晚回來,你之不知道我等你多久了?我想早點睡覺都不行,你知不知道我這樣很累耶!」或者用嘲諷:「齁,還知道要回來,真不容易。」丈夫聽到這些話,大部份的反應都不會是好聲安慰太太,而是憤怒或抱怨:「我這麼忙還不都是為了這個家,你以為支持一個家裡開銷很容易嗎?你以為我不想回家嗎?」或者,「妳想睡覺就自己去睡啊,我又沒叫妳等我。」

於是夫妻倆越吵就越偏離最初「太太渴望丈夫陪伴」的焦點,然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。

聽著那母親給孩子說道理的內容越來越多,我坐在一旁,腦筋轉了轉,低頭喃喃的向孩子說了一則故事。

故事裡有個小女孩,每天走路都用腳尖上的指頭走路,她的媽媽希望小女孩不要這樣走路,因為腳會變形,但不管媽媽怎麼講,小女孩就是不聽,直到有一天,小女孩的腳趾真的變形了,需要開刀,得把所有的腳趾頭割掉,小女孩一聽放聲大哭,但哭得最傷心的不是小女孩,而是她的媽媽,因為媽媽好自責當初怎麼沒有嚴格制止女孩,才會發生這種事。最後小女孩抱著媽媽痛哭,哭著跟媽媽說對不起,她當初沒聽媽媽的話,現在把腳弄成這個樣子,還害媽媽難過,真的對不起。

故事說完,我在孩子耳邊說了一句:你媽媽要你好好走路,就是怕你跌倒了,萬一受了重傷,她會非常難過的。

孩子聽完我說的話,臉部線條變柔和了,低垂著眼,思索著什麼似的,不多久,孩子用稚嫩溫和的口吻對母親說:媽媽對不起,剛剛我做錯了。

母親聽到頓了一下,說:「那下次你還可以這樣打人嗎?自己跌倒就要自己負責,怎麼可以怪別人,而且媽媽說過了,我在跟別人講話的時候,你不能這樣一直弄媽媽,拉媽媽的衣服,不讓媽媽講話,你聽到了沒有!……

孩子聽到母親這麼說,又鼓脹著嘴,不發一語。

我要離開之前,母親仍在叨念孩子不乖、不懂事等種種的行徑。

看著那孩子慢慢脹紅生氣的臉,我有點不忍,於是打斷母親叨唸,對孩子說: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,並且說出對不起,我覺得你很勇敢,我要你知道你在我心裡,是非常棒的孩子。

母親事後問我,為什麼要對孩子說那些話?她認為打人本身就不對,道歉是理所當然,為什麼還要稱讚他?

我笑了笑,問她喜歡她先生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嗎?她說當然不喜歡。我邀請她想一想,那天她處理問題的方式,和她先生有什麼不同。母親思索了一會兒,不好意思的笑了,說:「好像一樣齁。」

我說,面對不常說對不起的孩子,當他鼓起氣道歉,做父母的就需要好好的正視他的道歉,正向回饋他。一如我稱讚孩子,是因為希望他記住,做錯事,能夠勇於承認錯誤,並且道歉,是非常勇敢的,聚焦在這上頭之後,就不要再去碎念了,如此反覆幾次,他學習到的就會是「道歉是一件很棒的事」。但若一直叨唸,他學習到的將是「煩躁,已經道歉了還一直被責怪是自己的錯,既然這樣以後就乾脆不要道歉」。

母親又問我,到底跟孩子說了什麼,讓根本不可能道歉的孩子說出「對不起」這三個字。

我回答:「故事。」

母親:「是什麼故事這麼好用?」

其實孩子都愛聽故事,父母永遠是孩子的故事製造機。在我所經營的家庭中,孩子所到之處的生活,都充斥著故事的陪伴,一如三三刷牙時,有李小弟不愛刷牙的故事;到車庫坐車時,有躲在停車場底下大黑龍的故事;洗澡時,有躲在下水道喝洗澡水的地下龍的故事;為了讓三三更愛她的妹妹,於是王美美不愛自己妹妹的故事便孕育而生。

只是在說故事之前,得先釐清在這件事情上面,我們想聚焦在什麼樣的問題,釐清我們的焦慮、感受,釐清孩子的渴望,並時時刻刻回歸愛,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無時無刻不愛著他們。只要聚焦越清楚,越正向,孩子與父母連結的那條無形的臍帶就會越來越緊密,教養孩子的路上就會越來越順暢。

現在的三三,經過長期的對焦訓練,每每遇到我在處理一個問題上情緒太過高張時,她都能準確的說出自己內在的感受和渴望,適時的提醒我該做出正確的回應。譬如前不久,三三說要去上大號,但才剛坐上馬桶,立刻哭著說她大不出來該怎麼辦,因為哭太久了,安慰無效,我的情緒一時整理不及,於是大聲的回應:「上不出來就不要上,你下來,穿好褲子出來客廳。」

三三聽到哭得更大聲,但她很快的聚焦,哭著跟我說:「媽媽,你好兇,我好難過,我真的很可憐,我上不出來又被你罵,你安慰一下我好不好?」

瞧,三三真的很準確的聚焦問題,而我一聽到她這麼說,立刻被點醒,馬上跟她說抱歉,邀請她如果真的上不出來,我們先下來,明天媽媽再陪她試試看。


因為準確對焦了,問題很快被解決了,三三笑嘻嘻的下來,馬上和我手牽手說她好愛我。問題永遠沒想像中的那麼大,父母只要準確對焦,愛孩子的心意很快能傳遞到孩子心底去。

Disqus Shortname

Comments system

Home Ads

Instagram

Press

facebook

About Met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