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

【一個人改變,全家可以跟著改變④】

一家人去夜市,路上孩子發生爭執吵架,最後先生大吼一聲: 「通通不准去了,吵死了。」 這句話最後引發大姊三三真的負氣不去了,拉著我要回車上。 我看著先生,先生也看著我。 我在搜尋先生肢體的訊息,或者說,我想知道他心裡最確切的想法,到底是真的要「回家」,還是只是「說說而已」。 辨別出這個訊息,對我來說,非常重要,因為這將會影響我接下的行動。 畢竟,我的作法很簡單,我和先生雖然各自獨立,但是在面對孩子教養時,我會盡可能做到底下的幾個原則: 1. 支持丈夫「回家」的決定:這個舉動將對孩子宣告,在任何時候,我都是與爸爸站在同一陣線,同一立場,讓爸爸感覺被支持而不是孤立無援,也讓孩子知曉不必費力氣去選邊站。 2. 貼近每個孩子翻湧的情緒:一旦我選擇支持先生,孩子內在肯定受到衝擊,但支持爸爸的決定,不代表我就要對孩子的情緒視若無睹,我依然可以選擇靠近孩子,兩者並不相衝突。 所以當我要執行第一個原則時,「辨識出先生真正的語意」就變得非常重要,那麼先生說「通通回家」,到底是真的,還是氣話? 我認真的看著先生,但自始自終先生表現的模擬兩可,好像是認真的,又好像是氣話,在這樣的情況下,我只好把先生說出來的話「當真」。 所以我告訴先生:我帶著三三回車上等你們吧,如果你也想立刻回家,我們現在就可以離開,如果你想逛一下,你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去,看你的決定是什麼? 先生的臉很臭也很為難,從表情上,我立刻讀懂先生剛剛說的其實是氣話,但現在糗的是,我當真了,本來想與先生站在同一陣線上,支持先生的決定,結果一個錯判,夫妻的立場卻因此分道揚鑣了。 這是夫妻在共同教養上經常會發生的誤判。 我看著先生痛苦的扭曲著臉,心裡雖然心疼,卻也不由自主的笑了。 我沒有改變我說出口的決定,只是靜靜看著先生扭曲的臉好半晌。 沒有更動我的說詞有兩個原因,一是我說出口的話既然已經允諾三三和她一起回車上,我就得承擔說出這句話的責任,二來是,先生也得為自己盛氣下衝出口的言語負起責任,他得知道如果這個言語執行起來是讓他痛苦的,那麼下一次在盛怒下想要衝出口的話,要學會以更謹慎的態度去思量是否合宜,而是不是任憑自己的情緒恣意發洩。 當然,如果當下選擇回家,也能讓孩子明白,她們也得為自己做出(吵鬧)的行為擔起很大的責任,學會下一次再出門時,體認自己的表現以及行為都會影響家庭氛圍,更有可能影響自己遊玩得權力。 這就是一個良好的家庭系統能起到的作用,在混亂時,還能擁有一致性的姿態與表達。 但是萬一,情況倒過來呢? 讓我們來練習一下,萬一情況如下,一家人會在其中學習到什麼? 1. 面對孩子沒完沒了的打鬧,先生暴怒衝出「吵死了,通通回家」,萬一最後全家人依然去逛夜市了,這樣矛盾的溝通姿態,對先生、對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影響?孩子會如何看待爸爸?先生又會得到什麼樣的評價? 2. 先生一句「吵死了,通通回家」,最後當全家人執行了這個充滿指責性的語言後,孩子會怎麼看待父親?太太會有什麼感受?最後先生又會得到什麼樣的評價?先生會得到他真正想要的生活樣貌嗎? 針對以上兩個提問,大家試著回答看看吧,這樣下一次我們就會知道,在盛怒之下,是否要繼續以過去的慣性來回應孩子的吵鬧了。 想要透過一個人的力量去穩定一家人狂燥的情緒,牽引全家人改變,這之間的關鍵需要學習者熟捻冰山,理解自己內在的狀態,才能在暴風雨的爭執中,讓自己安定,如此才能安定所有人,學習冰山刻不容緩。 ■學習冰山最好的有聲課:「故事溝通」冰山有聲課目前購買享72折優惠,輸入「我愛李儀婷」可再優惠20元:https://reurl.cc/0pLNGl ☻儀婷老師教養工作坊 1.台北:https://bit.ly/3KdUiEE 2.高雄:https://bit.ly/3xUVp9U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Disqus Shortname

Comments system

Home Ads

Instagram

Press

facebook

About Met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