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

【幼兒教養】咬人事件vs.打罵的教育

【幼兒教養】咬人事件vs.打罵的教育

昨個兒日裡,我載著全家人從宜蘭旅行,回來的路上,看見社團群組裡的一個媽媽,述說著她的兩歲孩子,去玩耍的時候,居然咬了同儕玩伴的手,想詢問大家該怎麼教育兒子或怎麼處理?
媽媽們紛紛丟出作法,而且不約而同的說出同樣的答案:回家也咬一口兒子的手,讓他知道這樣做對方會有多痛!讓他明白咬人是不對的。
大夥兒說完答案,紛紛點名要我出來回答,要是我會怎麼處理。
當時我在開車,路上小憩的時候回了簡單的訊,我表示無論怎麼處理,都我不會用以暴治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。
其實,我能懂媽媽們說的:「也咬孩子一口」的心情與想法,因為,我未曾說出口的是,三三兩歲以前,我的教育就是打罵教育,那時收到的效果,只有一時的成效,也就是瞬間壓制住孩子的行為,但卻累積出孩子恐怖的性格,三三在兩歲的某一天,突然變成一頭野獸,對著我用盡全身力氣咆哮,我才徹底醒悟,自己究竟是用什麼恐怖的方式養出一個恐怖的孩子。
幼兒的成長,是一個安全感培養的黃金期與探索世界,與外界連結的冒險期,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行為,一切都需要仰賴父母的教導,這時候如果使用了打罵或以暴制暴的方式,孩子學到的會是什麼?
讓我們來想像一下一個畫面,有一個孩子被困在一個迷宮裡,孩子終於來到最後關卡,只要挑戰成功,就能離開迷宮。現在,孩子的面前,有著十道門,其中只有一道門是通往外界的道路,但是只要開錯門,孩子就會遭到各種懲罰,例如被亂棒毒打、被潑水、被踩腳、被掌嘴……,現在問題來了,如果你是這個孩子,你已經開錯了八道門了,已經被用各種方式凌虐了八次了,現在只剩下兩道門,在你決定是不是要繼續冒險開門的同時,我們來檢視一下,已經被凌虐八次的你,在這之中,學到的是什麼?
1. 不敢再冒險開門了(不敢再對外頭世界感到渴望和好奇。)
2. 憤怒(被凌虐之後,下定決心出去以後,也要用這方式來毒打全世界)
3. 恐懼(對任何事都感到懼怕,變成一個膽小的旅人)
這個問題,和父母教養孩子很相似,我們對孩子的教養應該採簡單、明確、清楚的方式,明明父母只是要傳遞「打人、咬人是不對」這個簡單訊息,但父母往往在教育的過程,如果用了奇特手段(例如咬孩子),因此孩子得到的資訊就會變成很混亂,例如:「媽媽生氣了」、「我被咬」、「我也很生氣」、「媽媽不愛我了」……
因此,慣性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,孩子學到的是什麼?
答案無疑的,就是「暴力」。
而原本要傳遞的答案「打人是不對的」,就會被父母的打罵行為給稀釋掉了。
我想起來我二十歲那一年,我的哥哥為了要教訓我不上進,說話不得體,行為有偏差(其實事隔多年,我已經有些淡忘主因到底是什麼了),因此長達一年的時間,他都不跟我說話,每每我在家的時候,他都以冷眼來看著我,我們那一年幾乎沒有交談,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活過來的,我只知道那是一段很長的恐怖時光,因為我不敢和哥哥同處在一個地方,只要他在客廳,我就絕對不會出現在那裡,總之,我對於他,就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狀態。
你如果問我,當時學到什麼教訓,我只能告訴你,我的感受是:憤怒且莫名其妙,我又沒做錯什麼事!
是的,我完全不知道我哥哥到底想表達什麼,我只記得當時的哥哥,簡直是自以為是的恐怖外星人。
但為什麼哥哥有話不好好用說的?直接告訴我要我上進就好啦!
我想,可能是因為哥哥覺得,冷漠不說話,讓我覺得恐懼,可能是教訓我改正的最好的辦法,但天知道我根本不知道他行為背後到底想表現什麼訊息!
因此,打罵,也許在事件發生時,看起來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,但對孩子長久的發展,他們學到的,永遠不是我們想要給他們的訊息(打人是不對的),他們學到的永遠是情緒暴力的堆壘。情緒在孩子體內滋長,會變成一枚恐怖的地雷,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會在哪個點,哪個時間爆破。而情緒壓迫下的孩子,有可能變成情緒怪獸,也有可能會變成內縮不敢探索世界的孩子,這兩個選項都不是我們要的,不是麼?
現在一一正值兩歲的恐怖幼兒期,他每天見了喜歡的二姐(川川),就是把手上的玩具砸向二姐,不然就是把自己的玩具推車駛向二姐,以撞倒二姐為樂,這是他表現「開心」看到二姐,並且「喜歡」二姐的表現,如果要用以暴治暴的手段,那一一現在可能被二姐打的傷痕累累。我只能說,這是一個過渡期,一如不會爬的孩子,學不會走路,過程都得一步步的經歷,父母無法求快,只能陪著他一起建立起觀念和習慣,長久進潤在父母溫和的溝通下,孩子不但會學會父母給予的教養觀念,而且會從中學到很棒的應對模式,長大後便能擁有穩定的情緒,以及珍貴的好的溝通模式,這都是父母好的教養讓孩子無形中學習到的資產。
====================
【溝通vs.教養】工作坊http://sama321.blogspot.tw/2017/02/vs.html#more
孩子很調皮,怎麼講都不聽?
想要孩子專注聽話,關鍵在於父母!
父母學會用心,孩子就學會專注;父母學會傾聽,孩子就學會溝通!
教養的關鍵在於大人們說話的姿態
每天給孩子一個欣賞,創造正向說話的家庭文化習慣,開啟和諧的親子關係!
課綱:
1.一個事件,四種姿態:檢測自己是哪種父母
2.三步驟成功溝通術:一致性的溝通姿態
3.五秒改善親子關係:超越情緒,做回自己的主人
4.教養最厲害的絕招:自由vs.陪伴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Disqus Shortname

Comments system

Home Ads

Instagram

Press

facebook

About Met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