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

【父與母的宿命: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原生家庭】

【父與母的宿命: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原生家庭】




昨日帶著三個孩子去了一趟福隆海水浴場,那裡的沙灘上正在展出一年一次的「沙雕季」。

回家後,請孩子們趕緊進浴室盥洗,我則進房去幫孩子張羅換洗的衣服,這時三三進房來脫手錶放置身上的平安符,突然跟我說了句:「媽,你可以幫我開浴室蓮蓬頭的水嗎?這樣我進去洗的時候,水就熱了,剛好可以洗。」

我因為還在處理其他事情,為了讓整個流程更順暢,我抬頭喊了聲先生,請他就近幫孩子開水,先生聽見了,立刻完成開水的舉動。而這小小的舉動,三三有了疑惑,等爸爸也來到房裡時,她問爸爸:

「為什麼媽媽請你幫忙的時候,爸爸都會說好,可是如果是我請你幫忙,爸爸都會叫我自己去!為什麼?」

先生和我對看了一眼,彼此交換了個眼神,很有默契的笑了

三三心思敏感,總能察覺平凡中細微的不平凡。

這個部分,很早以前我就有所體會,因為三三個性與我頗為相似,因此很多行為表現也非常具有遺傳的後遺症,但是面對我和三三雷同的個性,先生卻有著不一樣的寬容與表現。例如,當我情緒來到低潮或呈現高張狀態時,先生總是包容居多,但面對三三,先生總是無法給予較寬裕的包容心,很容易顯得疲累或煩躁。又例如:只要我有所請求,請先生幫忙,先生總是一口答應,但面對三三的要求,先生總是回以: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處理。」

當時的我和三三一樣,帶著疑惑問先生:為什麼類似的要求,放在我身上,你就會包容,發生在孩子身上,你的反應就顯得那麼不一樣?

當時先生的回答是:「因為你是媽媽,承攬了家裡所有的大小事,重點是,你是那種除非必要,否則你不會請我幫忙的人,所以面對你的要求,我怎麼可能會拒絕。至於三三,她是個孩子,要學習自己動手做,所以你們兩個是不一樣的。

我得好好感謝先生對我的包容與付出,這是我們兩個(父與母)所呈現出來的家庭模式,和其他大部分的家庭很雷同,又有點不一樣。

一樣的是,先生和其他爸爸一樣,永遠忙碌於工作,家庭活動裡,經常不見他的參與;不一樣的是,先生懂得體貼作太太的我,在我積極創造家庭文化與氛圍時,我安排每個月至少一次的家庭旅遊,先生都盡全力配合,我感謝著先生的努力,也萬分理解先生想為事業作一番努力的心情,因此只要在我擔負的起重責的情況下,我也幾乎自己撐起孩子的重擔,鮮少打擾他的工作狀態。

理解與體諒與感謝,不時的在我和先生的互動中出現。這是我們夫妻間所創造出來的家庭相處模式。

而,創造家庭文化與價值,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。

關於其他大部分的原生家庭樣貌,我則想起多年前網路流行的一首歌來。

那是多年前很轟動的一首歌:「媽媽之歌」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FQPVP--0Ok&spfreload=1

影片竄紅的時候,我還沒結婚,當時我的身份除了小說家之外,還多了個兒童文學作家,看到這支影片,我的心情是愉悅好笑的,因為這首歌完全都在揶揄媽媽「嘮叨」,嘮叨孩子生活上所有的一切行為與事物,從上學遲到、考試不及格、上床刷牙睡覺、上網玩電腦……反正什麼都可以嘮叨就對了。

所以,媽媽的形象,就是「永遠關心著孩子」,但卻「永遠的嘮叨」,造成「永遠的令孩子煩躁」。

影片的最後,作者為了因應廣大男性聽眾的要求,因此特別製作了另一曲「爸爸之歌」,相較於媽媽之歌,爸爸之歌短的不像話,只有一句「去問你媽」,這個答案,看似開明,但其實隱藏著無奈與家庭內的困境,一語道盡了家庭裡的狀態。

當時我看了這個影片,笑到倒地不起,真的太傳神,太神妙了,因為這首歌描繪出所有家庭父母對待孩子的狀態。

站在孩子的立場,看了這影片,點頭如擣蒜,覺得這首歌唱出作孩子的煩躁,因為對孩子而言,成天面對母親成天嘮嘮叨叨,簡直是一種精神虐待與疲勞轟炸。

站在母親的立場,看了這影片,孩子真是太不長進了,永遠需要自己一件事一件事的叮嚀,而丈夫卻永遠像個事不關己的外人,這影片深切的唱出身為母親的委屈與心聲,母親深深覺得自己真是太偉大了,這樣的家庭還能完整,還能繼續存活,完全犧牲自己的夢想,靠自己的意念在支撐。

站在爸爸(丈夫)的立場,這首歌唱出了他們的無奈,因為他們不是不想幫忙太太一起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,而是他們的事業正值顛峰,需要花太多心力去經營,久而久之,家裡有太太在打理,丈夫為事業奔忙,夫妻兩協力共同扶持這個家,有空時也會偶爾幫家裡做點事,不是挺好的嗎?為什麼太太總是永遠不滿足?回到家還得聽太太嘮叨小孩嘮叨丈夫,這種家庭,丈夫還願意繼續待下去,可以偷笑了。

這是這首歌在當時被瘋狂轉載分享,廣為流傳的原因,因為這首歌同時道出了家庭不同角色的心聲。

後來,隨著歲月時光遞增,自己變成三個孩子的母親,身份角色轉換了,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心情,當我再度看這首歌時,我笑不出來了,因為自己長期浸淫在薩提爾的應對模式裡,理解大部分原生家庭的組成,用此再來核對這首歌曲時,我發現,這幾乎是所有原生家庭組成的原型,是父與母的悲歌。

一個家庭,由三種身份的人組成,那就是:父、母、孩子,而最原始組成的成員,就是父與母,而父與母的相處模式,應對孩子的模式,都在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。

當一個家庭的重擔,很自然的落在父與母的身上時,父與母因為男女屬性的不同,挑起來的擔子也很不同,男性因為對事業比較有渴求,因此總是往事業去發展,至於女性,因為生了孩子會有一段哺育孩子的過程,因此很自然的將養育孩子的責任擔負起來。

也因為這樣,父與母便會往兩個極端的層面走去,丈夫總覺得太太不理解工作,久而久之工作應酬也習慣自己前去,不再邀請太太陪同(其實太太把心思放在照顧孩子身上,不但不想陪同丈夫去交際應酬,甚至還會憤怒丈夫去交際應酬);而太太也覺得丈夫不理解怎麼關心和照顧孩子,就算丈夫偶爾想幫忙,也會因為做著不擅長的工作,遭到太太指責,久而久之丈夫就更不可能想幫忙,而太太就更身陷在照顧家庭與孩子的泥淖中無法脫困。

面對這樣的窘境,家裡大小事都慣性一肩扛的母親,擔起了打理孩子的責任,於是不得不走上操心之路,擔心孩子沒吃飽,擔心孩子上學遲到,擔心孩子身體不健康,為了讓孩子走向更好的未來,身為母親除了叮嚀,她們幾乎找不出第二個方法。

久而久之,叮嚀變成了嘮叨,嘮叨控制不好就變成怒罵指責,高張的情緒很自然的造成親子對立,造成丈夫反感,進而造成家庭風暴。要如何從嘮叨的困境中走出來?

想要母親不再嘮叨,父親不再無奈的逃避家庭責任,不再作家裡的邊緣人,想要孩子不再受到父與母所創造出來的原生家庭悲歌下成長,除了離婚,離開泥淖,還有什麼辦法脫困

覺察,是很重要的關鍵,但是該怎麼覺察?啟動覺察的方法又是什麼?覺察後的步驟又是什麼?

舉個最簡單的小例子,我的先生熱愛桌遊,經常在外教學演講導入桌遊,帶領許多老師用桌遊來教學。這樣熱愛桌遊的先生,面對家庭幫忙照顧孩子時肯定無法稱職,但只要結合他的興趣,邀請他教孩子玩桌遊,於是,先生在這場教孩子桌遊的遊戲裡,得到成就,得到太太的讚賞,孩子得到快樂的親子時光,而我(太太)則得到兩個小時的悠閒,這就是一種覺察,透過覺察,結合彼此的優勢,創造出家庭文化。

面對家庭會造遇到的狀況,我有著自己一套運作的系統與方法,那是這些年來養育孩子時,導入薩提爾模式後,所得到的最佳化的處理步驟。

父與母所創造出來的原生家庭的悲歌,父母是可以利用很多方法來避免,每個人都該理解薩提爾模式下的應對姿態,可以理解自己所站的位置,理解另一伴侶的位置,理解孩子的位置,透過三者位置的理解,鬆動彼此固化關係,拉近彼此的距離,藉此欣賞家人間為彼此所做的每一個小行為底下隱藏的巨大的愛。

【親子溝通與父與母關係】工作坊
時間就訂在6/10,用一天的時光得到化解親子關係的方法,也化解父與母所組成的原生家庭所帶來的風暴,讓孩子更貼近原生家庭,也讓同為母親的朋友們,不再只是用嘮叨或指責或怒罵來處理家庭的重擔。

為了家庭與孩子,我一直深信,父與母,值得更優雅的活著

===================

#2017父與母vs親子溝通工作坊 瞭解更多:http://sama321.blogspot.tw/2017/02/vs.html#more

【父與母vs.親子溝通工作坊】

孩子很調皮,怎麼講都不聽?
想要孩子專注聽話,關鍵在於父母!
父母是孩子最原始的學習對象,是孩子永遠的最佳示範。
父母學會用心,孩子就學會專注;父母學會傾聽,孩子就學會溝通!
教養的關鍵在於大人們說話的姿態,在於父母間展現出來的應對關係。
每天給孩子一個欣賞,創造正向說話的家庭文化習慣,開啟和諧的親子關係!

課表:
1.一個事件,四種姿態:檢測自己是哪種父母
2.三步驟成功溝通術:一致性的溝通姿態
3.五秒改善親子關係:超越情緒,做回自己的主人
4.教養最厲害的絕招:自由vs.陪伴
導師:李儀婷/親子教養家。未來family平台專欄作家、月子中心新手媽媽育兒專家,以及「走電人電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」總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Disqus Shortname

Comments system

Home Ads

Instagram

Press

facebook

About Met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