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

【書名的由來:孩子永遠是對的】

【書名的由來:孩子永遠是對的】


昨天新書資訊一貼出
群組裡的媽媽們立刻發出震耳的尖叫
除了感染出新書的喜悅
其實媽媽朋友們還有個更大的疑惑
那就是書名:《孩子永遠是對的》
她們聯想到的是:如果孩子永遠是對的,那就是指責我(媽媽)是錯的囉?

新書預購一次購15本即送1名工作坊名額
NT3,150元(15本)送$3,200課程
我想說的是,親愛的媽媽,小心,別讓自己落入慣性的陷阱裡。
為什麼當有人說「孩子永遠是對的」的時候,我們會直覺這句話的背後是暗示「自己是錯的」呢?
是誰指引我們去坐在「錯」的位置上?
是孩子?是這句話的人?還是我們自己?
其實都不是,真正讓我們掉入陷阱的推手,就是過去的教育方式。
在教養現場,一旦講求「對與錯」二元對立的觀點,就勢必會落入永遠不會停歇的家庭戰爭、學校戰爭。
事實上,每個個體都是獨立的,因此當有人說「孩子是對的」的時候,我們不必急著去坐在被指責的位置,因為真正的教養現場,是絕對接納「每個人都是對的」的可能性。
有養育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,當手足爭執時,一定有相同的經驗,就是A和B都說自己是對的,拚命的指責別人是錯的,這時候若父母跟著孩子的情緒一起起舞,肯定更加心浮氣躁。
曾經,川川在朋友家裡玩著哥哥的玩具,引發哥哥的不滿,因為哥哥說,川川搶他的玩具,明明是哥哥先玩的,川川卻想把它搶走。
聽到哥哥指責,川川立刻崩潰,哭著說:「我沒有,我沒有搶!」
這時另一個玩伴也跳出來指責川川,證明哥哥說的沒錯,川川真的有搶哥哥的玩具。
這時,川川哭的更淒厲了。
如果按照哥哥和玩伴的說詞,哥哥是對的,自然川川就是錯的,但事實上,川川是真的沒做錯什麼,因為那個玩具早在哥哥拿去玩之前,川川就先拿去玩了,只是後來川川不知何故離開了玩具,不知情的哥哥就接下去玩,這時川川回來了,看到自己的玩具被哥哥玩,她沒想太多,於是很自然的伸手想拿回來繼續玩,因此就發生我們看到的爭執。
如果在這個事件下,我們指責川川是錯的,那麼我們會得到什麼?會得到一個委屈的孩子,以及更多眼淚吧?因為沒有人相信她說的話,那將是多麼巨大的傷害呀!
因此,在教養現場,我們必須理解,所有的孩子都是對的,這是真實存在的,因為唯有伸開手,接納孩子存在的價值,我們才能更貼近孩子的內在,在那之前,傳統二元對立的思維必須被解除,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書名「孩子永遠是對的」會存在的用意了。
事實上,孩子是對的,母親也是對的!
在兩個都是對的觀點與思考下,我們要做的工作是,如何把兩個都是對的人,拉向彼此,讓她們理解彼此存在的意義與價值。
《孩子永遠是對的》這是個挑戰所有媽媽慣性應對姿態的書名,但如果能因此讓我們在這個書名前停頓五秒,跳脫原本舊有的思維慣性,那麼我們就有可能會得到開啟孩子內在寶藏的鑰匙,這是值得做的嘗試。
李儀婷的親子教養部落格https://goo.gl/XftzVi
#「李儀婷的親子教養」粉絲專頁:https://goo.gl/bHunxV
===================
2017薩提爾親子教養工作坊 瞭解更多:
https://goo.gl/XftzVi
想要孩子專注聽話,關鍵在於父母!
父母是孩子最原始的學習對象,是孩子永遠的最佳示範。
父母學會用心,孩子就學會專注;父母學會傾聽,孩子就學會溝通!
教養的關鍵在於大人們說話的姿態,在於父母間展現出來的應對關係。
每天給孩子一個欣賞,創造正向說話的家庭文化習慣,開啟和諧的親子關係!
課表:
1.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(非語言訊息):理解冰山理論 2. 三步驟解決親子&手足衝突: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 3.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: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4.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:建立孩子自我價值

導師:李儀婷/親子教養家。未來family平
台專欄作家、月子中心新手媽媽育兒專家,以及「走電人電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」總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Disqus Shortname

Comments system

Home Ads

Instagram

Press

facebook

About Met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