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

【困境:與孩子對話】

【困境:與孩子對話】

那日,自學團體裡,一個孩子(國一)遲到了,未進教室來,上課過程,我看見他在教室外的窗玻璃外,探頭望著教室內,正在進行的團體競賽與表達活動。活動很熱鬧,映照在他的落寞的臉上,有著強烈的對比。

下課後,所有孩子都離去了,唯獨他還在。

我問他怎麼了?他告訴我,他和父親吵架,所以心情惡劣。我又問,需要和我聊聊嗎?他點頭表示可以。於是我和孩子面對面的坐著。

對話過程,我沒有目的,就只是想瞭解他怎麼了,和父親為了什麼而吵架。

一開始,孩子不肯說什麼,不管我問他什麼,他總是搖頭說不知道。

我回到我最開始認識他的印象,和他對話。我告訴孩子,我尤記得孩子在學期開始,總是第一個到教室,上課時,總是非常投入於課程,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,孩子開始上學遲到,總是過了半個多小時才進教室,慢慢的,孩子遲到的狀況越來越嚴重,期末最後還有兩次未進教室。

觀察孩子的上課時間的軌跡,我很明白孩子肯定是遇到了困境,或難題,才讓他一次一次慢慢的遠離原來的時間軌。

我問孩子,是因為覺得老師上課很無聊?所以不想來嗎?還是有其他原因呢?

孩子嚴正的告訴我:「老師,如果我不想來,我就不會來了,而不是遲到。我之所以會遲到,就表示我晚起,也因為我晚起,又很想來上課,所以才會遲到的。」

聽孩子這麼說,我很感動,孩子是有學習的動力的呀,那是什麼原因讓他屢屢遲到呢?而他又為了什麼與父親爭執呢?

孩子告訴我,父親這一陣子一直對他不滿,一直罵他,他不知道父親究竟哪裡不高興。我詢問他,這一天的爭執原因,是什麼呢?

孩子說,因為他晚起了,而父親非常不高興。

孩子說,父親覺得,早起是他的責任,所以要他自己訂鬧鐘,自己起床,但,孩子明白告訴父親,他很想早起,但他的困境是,他已經訂了上百個鬧鐘了,他就是起不來。只是,父親只看結果,見了他晚起,便不停的朝他怒罵發洩而來。

聽見孩子描述父親的情緒與舉動,我很明白,父親的出發點立意良好,父親是希望孩子長大,能夠擔負起自己上學的責任,畢竟孩子已經國一,是該放手讓他們學習獨立,只是,父親忘了在孩子擔負起責任的同時,父母的角色是需要陪伴孩子的,探索孩子的困境為何,協助他們用更好的方法來達到目標。

其實,這個孩子一直努力的,即使在班上與同學相處有狀況,但孩子從沒放棄有朋友,所以始終努力想改變著自己。而家裡開設的餐廳需要他時,他也盡自己的力量,努力幫助父親。至於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,幾百個鬧鐘都叫不醒他?則和他晚睡有著連帶關連。

我詢問孩子,既然晚起,上學遲到,讓你和父親發生衝突,那麼你想改變這樣的關係嗎?

孩子頻頻回答:我不知道。

我想,孩子還沒準備好,於是暫且放下對話,只給予孩子正向的回饋,也告訴孩子,如果他有困境,他可以隨時來找我

與這個孩子對話時,我的感觸良多,因為我不止看見孩子的困境,也看見父母的困境。

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,會以自己的觀點:你應該……作為對話的基底論點,這樣的對話裡,已經含著父母的期待,有了期待,對話過程就很容易因孩子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而怒氣四起,然而父母經常忘了,父母之所以存在的最大價值,貴在陪伴,要求孩子早起,當他作不到時,與孩子討論出孩子能做到的部分,如此小小的一點一點慢慢進步,從遲到1小時,30分鐘,10分鐘……,朝不遲到的目標逼近,而不是一蹴可及的達到早起的目標。

當然,作息的調整,也是首要的動作,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,才有可能晨起,因此,孩子邁向獨立的每一步,都是需要家庭系統的支援與陪伴,責罰與打罵,只會讓孩子離目標越來越遠,並且讓孩子陷入孤獨與茫然之中而不自知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【李儀婷的親子教養與溝通工作坊】
課程總表https://ez2o.com/54ZfT

課表:
1.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(非語言訊息):理解冰山理論
2. 三步驟解決親子&手足衝突: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
3.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:一致性的溝通姿態
4.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:建立孩子自我價值

場次:
高雄場:2018.3.17(六)https://ez2o.com/0b5uB
台北場:2018/04/14(六)https://www.accupass.com/go/familly1

#李儀婷的親子教養部落格https://goo.gl/XftzVi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Disqus Shortname

Comments system

Home Ads

Instagram

Press

facebook

About Metro